美联社评大师赛|

回头再看看这两个妄想,为什么我说它们都是妄想。  早在2008年的时候,郑志刚就针对新世界的VIP用户做了许多调研,他发现购物中心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,这种高度趋同的状况,你给我一刀我给你一刀的互屠也是迟早的事。  K11心目中的理想消费人群是25至45岁之间,在购物上较为成熟的消费群体,这个群体思维上前卫,且非常喜欢新鲜事物,郑志刚直接将K11细分成与之对应且主题鲜明的多元化消费场所。  是不是特牛逼?总结一下,创哥觉得K11的确有几个点挺让人尖叫的。  他一位难得让长辈们十分放心的千亿帝国继承者。  不仅如此,整个K11商场都弥漫的淡淡香草味,因为郑志刚做过一个调查,女性处于这种味道之下,会在商场停留的时间更长,你说心机不心机?  2、把留客哲学做到了极致,除了买买买还是买买买  K11最狠的一招就是,它所注重的细节,恰恰是潜在消费者所需要的。  然而正是这个非要把博物馆搬进购物中心的做法,让郑志刚一战封神,香港金融危机爆发后,零售业一片寂寥,死的死伤的伤,可K11却逆势而上,刚开业时80%的商户都是首次登陆香港,这让郑志刚第一年就回了本,第二年的营业额比之前翻了三倍,每月客流量能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。  K11大获成功,离不开郑志刚对它的定位:  他认为K11就像是一个朋友,很开朗、很国际化、很艺术,所以大家都愿意时不时过来喝个茶,看看它。  3、摆脱传统购物中心的简单粗暴,转变为主题式购物中心  

截止2017年3月8日,公司股价已经由21.19元跌至11.2元,区间跌幅高达47.13%。  现在的小米,研发和供应链由雷军一手掌握。特别是过去几年,这些公司,陈年的凡客、傅盛的猎豹、冯鑫的暴风影音、王峰的蓝港互动、邢山虎的卓越乐动,也都大约是在2013到2015年之间迎来巅峰。  还有小米在B站上的营销,投资人总说B站代表年轻人和未来,得B站者得天下,雷军现在毫无疑问已经是B站上被鬼畜最多的企业家。  这种说辞,“我们要做的是什么什么领域的小米”,新晋的创业小鲜肉在资本市场上屡试不爽,形成了创业圈的一股“泥石流”。  02  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小米创业之初这三条全占了。在大家都去卖电脑的时候要做中国的微软,在大家都做盗版下载站的时候做正版风暴,在别人都在代理外国游戏的时候非要做自研游戏。  雷军曾经总结自己做小米最大的成功就是顺势而为,而当年他在金山,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逆流而上。小米内部是做过反思的,当时认为小米手环可以解决解锁和支付的问题,但是没想到消费者就是信苹果的那一套。马佳佳、大象避孕套,黄太吉

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、降低成本,毕胜将客服、设计等部分团队迁往珠海,团队由500人缩减到200人,同时砍掉了早年辛苦建立的“实库代销供应链”。     成功的案例总是相似,“死亡”的原因却各有各的悲剧,即便绝大部分都说是因为“资金链断裂”导致,但产生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也各有不同。(各领域关闭名单详见报告第四部分)  如果把时间播回到三年前,电子商务、O2O、社交、企业服务都正是资本的新宠,经历了36个月的“补贴——烧钱——数据——融资”循环,卡位已经基本形成,市场最终只容得下头部的几家公司。  钛媒体集团旗下科技投行“潜在投资”,经过对中国创投市场创业数据的梳理,对主流投资机构及创业项目的深度走访,利用取样分析,数据综合分类,深度面访,多维度比对等手段制作完成了这份沉重的《2016-2017追因中国创投“死亡名单”》报告。蜜淘网、淘在路上、博湃养车纷纷倒在了C轮融资的前夜;95后的创业明星坠落神坛;光圈直播率先按下直播淘汰赛的按钮;被寄予厚望的明星创业项目却突然间沦为&ldqu